(通讯员 徐龙云)8月22日,一场聚焦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云南行——从世界看中国经济的未来”高层次人才服务与交流活动在美丽的春城昆明翠湖之畔举行。活动汇聚了众多学界权威,旨在为云南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前瞻性思考与指引。
活动特别邀请到国家首批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等学界大咖,以“从世界看中国经济的未来”为主题作分享,并与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交流对话。
活动现场火爆、气氛热烈,来自云南经济、产业、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创新人才、首席技师等人才代表,云南金控、云南农担、云南云投等国企有关负责人,云南泽生生物、云南宏合新材料、中顺易科技产业发展(云南)有限责任公司等民企负责人及云南省社科院、云南省科技院等相关单位人员、省外重点高校校友、关心经济发展的社会公众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张教授是海内外公认的中国经济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其学术影响力深远,在《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顶尖经济学期刊发表百余篇研究中国经济的论文,并出版《中国发展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讲义》等多部专著。
张军教授围绕当前宏观经济态势,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展开深入剖析。深入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特点,分析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还分析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自由化方面的不同路径,以及中国如何通过渐进式改革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此外,他探讨了中国崛起对西方知识界带来的挑战,以及中国如何通过学习和引进技术,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张军教授作主旨分享
他说,中国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学习和吸收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勤劳奋斗的民族特性,为经济崛起提供了独特优势。当前,中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等挑战。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持续关注和研究。
他认为,中国作为14亿人口大国实现经济崛起,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知,从最初的怀疑到如今见证中国以制造业立国的崛起,未来中国有望凭借14亿人的巨大市场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器。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1200万左右大学毕业生,理工科占比一半。相关报告指出,中国每年培养工程师数量是有关发达国家的数倍,理工科大学生规模也在十多倍以上,这意味着未来20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制造业仍将主导经济发展,并改变全球贸易布局,中国正处于大国崛起的新时代。
张军教授的发言为参与者清晰勾勒出中国和世界经济未来走向,为云南经济的开放型发展提供新思路,也为云南人社部门和相关单位拓展人才服务领域、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实践启发。
接着,张军教授与昆明学院副校长、云南省 “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入选专家彭志远,云南财经大学资深教授、金融研究院院长龚刚,云南苦之道咖啡创始人、亚洲咖啡协会副秘书长胡路等嘉宾,和云南产业发展相关企业家及现场观众展开交流。彭志远教授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融合研究,龚刚教授专注于国际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研究模型,他们与企业家们共同探讨如何从各自领域成果出发,助力云南融入中国经济未来布局。
现场专家学者展开深度交流
彭志远教授从农业经济研究的视角,强调云南作为边疆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生态和区位优势,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的优势产业。近 20 年来,云南花卉、茶叶、咖啡、核桃等高原特色农产品在产业规模和种植面积上均位居全国前列。他以核桃产业为例,提到云南核桃在全国乃至世界核桃产业中占比超20%,且云南作为林业大省,林地面积广阔,但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龚刚教授就云南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路。他说,云南经济发展最大优势在于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区位。“整个南亚、东南亚有20亿人口,市场前景广阔,加强与南亚、东南亚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云南当仁不让。”他建议云南大力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农产品进口贸易,借助中港铁路等国际通道建设,构建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的长效机制,并提出云南在贸易渠道、金融行业和制造业方面的发展策略。
胡路董事长分享了对云南咖啡产业的深入思考,探讨中国咖啡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及未来变革方向,以及咖啡与中国茶文化、花卉、中药材等产业结合的可能性。提出如何利用云南资源和区位优势,推动云南咖啡产业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发展。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现状引起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兴趣,他们纷纷围绕云南咖啡的产业布局、品牌建设以及市场前景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现场观众与专家互动交流
专家学者们富有远见和启发性的交流对话引起了与会者的思考与热情。大家围绕产业园区建设、品牌打造、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对话。张军教授表示,云南有很多高品质的产品,要走出云南,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须把品牌做起来。做低附加值的产品,占领不了市场。要把品牌做起来,云南需要大量引进和培养具有品牌思维和商誉意识的企业人才,有了这样一批人才,云南的相关产业才可以做得更好。他对此次“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服务与交流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希望能够借助很有云南特色的“彩云英才荟”人才服务品牌等活动,在未来吸引更多企业经营等方面的人才参与到云南经济产业发展的浪潮中。
部分参会嘉宾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近年来,为加强高层次人才交流互动、信息共享,营造 “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已开展近百场“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服务与交流活动,通过邀请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优青、“兴滇英才” 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围绕产业发展进行高端分享,深入园区、口岸、企业一线把脉问诊,促进一批引才引智项目落地,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下一步,人社部门将继续以“精准对接人才需求、全力护航人才发展”为目标,持续深化人才服务保障,通过系列务实活动与举措,努力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人才成长和区域发展注入动力。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作为“云南人才服务月·百名高层次人才进云南”系列“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服务与交流活动的主场活动之一,
由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对外经贸大学校友总会承办,云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昆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五华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盘龙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五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盘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协办,新浪云南、云南港荣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云南梦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鼎力支持。
8月22日上午,张军教授莅临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5年第二期“人社大讲堂”,以“当前的宏观经济态势与政策选择”进行了精彩授课。(徐龙云 文/图)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