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病理学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十四届病理年会在上海举行。在病理领域深耕多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宁波江丰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江丰生物)携多款先进设备、解决方案亮相,引来众多关注。
据悉,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十四届病理年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汇聚来自海内外的知名病理学者、以及临床专家,紧扣病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病理学科发展前沿话题、促进协作交流与行业创新。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病理检查至关重要,也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出具的病理报告可以直接呈现疾病的类型、疾病的性质和疾病的名称,为临床医生提供极大帮助,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主要依据。 既往,病理诊断全靠病理医生的经验,培养一名合格的病理医生需要10年-15年,国内病理诊断医生缺口巨大。病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江丰生物副总经理王克惠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本次展会,江丰生物推出了体现核心成像硬实力的基于计算成像超分辨技术的多通FISH整体解决方案;首次展示了一款专为细胞学切片设计的超景深扫描仪;同时,面向未来数字化病理应用场景全新推出了KF-PRX系列扫描仪。
负责研发的王克惠解释,在显微成像领域中,光学系统的分辨率受限于光的衍射极限。尤其在面对某些特殊样本时,传统病理光学系统往往难以实现理想成像,通常需依赖100倍油镜进行观测。而江丰生物通过引入计算成像超分辨技术,即便在常规光学系统下也可实现相当于160倍的超高清成像;结合多通道滤光与高频光源切换技术,使得单张FISH荧光切片的扫描时间从常规的12分钟大幅缩短至5分钟,效率提升超过一半。
江丰生物副总经理邓良先生(左三)介绍超景深扫描系统、FISH超分辨荧光扫描系统
据介绍,细胞学切片因采用自然沉降制片,样本分布较厚(约10μm~20μm)。高倍物镜虽成像清晰,但景深极小(约2μm)。王克惠介绍,“我们开发的焦面移轴扫描技术,超景深扫描仪可在2分钟内,仅需一次扫描即可完成一张10层的细胞学切片融合扫描,将传统模式下的扫描速度提升15倍。这对于每日需处理数千张切片的宫颈癌筛查等临床场景而言,将显著提升扫描效率与诊断体验。”
面向未来的KF-PRX系列扫描仪是江丰生物为推动病理科全面数字化而量身打造的新一代扫描平台。其中一款1200片通量的型号,支持双核同步扫描、多物镜切换,每小时吞吐量高达200张,并具备循环上片与实时理片排序功能,非常适合大规模扫描任务。
江丰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炳宪先生(左一)介绍KF-PRX高通量扫描仪
同系列的KF-PRX-D80型号还可与自动化设备集成,实现“染封扫一体”的全自动流程,甚至能够与移动机器人或人形机器人协同工作。“我们期待在未来病理科中,即使医务人员下班,机器人及扫描设备仍可继续运行,真正实现全数字化病理科的无人化高效运作。”王克惠表示,这样,高年资的病理医生可以更专注于疑难病例的诊断,有更多精力开展科研。
无人值守染封扫自动化闭环管理
江丰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炳宪是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在日本工作多年的刘炳宪于2010年回国,利用在日本学习的技术回到中国创业。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数字病理在世界刚刚起步,用扫描仪代替显微镜、数字病理代替传统病理是必然趋势,中国市场潜力巨大。2011年,刘炳宪创立了江丰生物。作为业界精英,刘炳宪表示,经过14年的发展,中国的病理行业快速发展。“2013年我在广州参加病理领域展会,展商数量并不算多;但是今天,仅仅注册的来开会者人数就达到5500多人。”他十分感慨,“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机。如今,国家倡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行分级诊疗、探索远程会诊,这一系列机会都让病理行业有了更多发展机会和空间。”
据悉,江丰生物现已累计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400余项,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50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均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企业陆续承担数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如“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市级“工业重大专项”、市级“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科研项目等。
在数智化赋能病理诊疗的实践中,江丰生物病理科整体数智化方案已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浙大二院等顶级三甲医院落地,成效显著;在区域病理中心建设中,亦服务于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等机构,有力助推诊疗效能提升与资源优化。
浙大二院数字病理扫描室
这位企业总经理直言,经过十多年发展,众多的病理扫描设备已基本与欧美发达国家实现“并跑”。中国领先的医疗中心大多配备了江丰生物等研发的国产病理扫描设备。在采访中,刘炳宪认为,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之下,未来5年-8年,病理科的诊断质量、效率必将得到大幅提升。 病理赛道仍会蓬勃发展。
刘炳宪告诉记者, 如今,江丰生物的产品已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地区)。江丰生物副总经理邓良表示,目前,企业海外业务占比仍需提升。海外市场的空间其实很大,在中国市场激烈竞争下获得发展的企业在海外一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未来海外市场对企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如何在海外市场赢得口碑?邓良直言,精益求精的内部管理和精细化程度非常重要。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柔性引才,江丰生物建立了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创新团队。如今,企业研发人员占比约31%,从事专业技术操作岗位、特殊工种员工全部持证上岗。对此, 邓良直言,企业的理念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激励机制和发展空间也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硬件软件业务的综合程度十分重要;不断研发新的产品线,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技术创新要有壁垒。”江丰生物全国销售总监赖信海认为,在“扎根病理,专注病理、深耕病理和服务病理”理念的指引下,江丰生物致力将在病理领域将产品、方案做细做深;企业非常注重开发产品的质量,并有机组合不同产品,形成个性化的整体方案。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拓展。
刘炳宪表示,今后,江丰生物将努力实现产品系统的全数字化、全流程,为整个的全国的医生患者能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完)
随机文章